网站首页 / 行业 资讯 / 和土地谈场恋爱,日本专家来中国推广循环农业记实
返回

和土地谈场恋爱,日本专家来中国推广循环农业记实

浏览次数:3608 分类:行业 资讯 分类:资讯

农民土地的“中国芯”

当今中国,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与土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全国普遍采用的“化肥+农药”的简单种植方式使得农民与土地之间无需精心地培养感情。于是,汗水被药水代替,堆肥被化肥代替,土地被过劳使用。

“中兴做不了芯片”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让国人反思,总想“弯道超车”的中国人是否患上了急功近利之疾,不愿投入资本和精力练基本功、培养人才搞研发。

然而更令人焦虑不安的是,急功近利的问题在农业领域同样存在,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为了保证粮食的增产和丰收,中国农业选择了成本低、见效快的“化肥+农药”的道路,渐渐失去了研发农业“中国芯”的动力。

中国农业的“芯片”是什么?是中国新农人对土地的爱恋,研发这个特殊的“芯片”这需要巨大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投入。

​曾经是新闻记者出身河南新乡小刘固农场的经理李卫女士,9年前把农业当成最时尚的职业,想做最快乐的农民,然而,如果不是后来传奇般地遇见日本专家川崎广人先生,她与土地的故事早就终结了。

农民土地的“中国芯”

​中国青年农民与土地的疏离

退休后来到中国推广有机堆肥技术和循环农业的日本老人川崎广人先生说,中国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农民不愿种地,不愿投资。根据2007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发布的报告《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称,从事农业的人口锐减。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2017年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篇文章《努力改变农村人口结构扭曲的状况》中提到,“当前农村人口结构扭曲的主要表现是年龄上老少多青壮年少、性别上女多男少、能力上素质低者多素质高者少”。事实情况只会比数据更严峻,众所周知,农村已经空心化了,青壮年十有八九都进城打工,60岁之后才渐渐返乡。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与土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全国普遍采用的“化肥+农药”的简单种植方式看似解放了劳动力,但是农民与土地之间也无需精心地培养感情,汗水被药水代替,堆肥被化肥代替,土地被过劳使用。

川崎广人

蔓延在农业领域的这种气氛与中国制造业追求快速成长的文化是一致的,全社会都在追求利益和快速的回报。然而长此以往,中兴不会生产芯片,今日的农民还会好好种田吗?虽然产量连增,但是内在虚弱,因为土地失去了呵护它的农人,由壮转虚是早晚的事情。

据《经济日报》2017年7月的一篇报道《我国土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触目惊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伟伦告诉记者,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化肥用量占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4倍,过量的化肥很快被水冲到地下,影响土壤的营养平衡。而我国每年180万吨的农药用量,有效利用率不足30%,多种农药造成了土壤污染,甚至使病虫害的免疫能力增强。不断加剧的农药使用,对于环境、农地粮食和食品残留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中国青年农民与土地的疏离

是什么导致农人们失去了对土地的依恋和爱护?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体系存在BUG吗?这个BUG能修复吗,如何修复?带着这些疑问,财经时报的作者与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工作人员一同走访了位于河南新乡黄河滩涂边上的小刘固村,那里住着决心与土地相守到底的农场主李卫、不拿工资自愿为中国培养循环农业继承人的日本农业专家川崎广人和一群高学历,懂互联网的年轻农人。

小刘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日本专家川崎广人和他的文化墙

日本专家川崎广人文化墙注意事项和技术指南

日本专家川崎广人办公室家人合影照片

小刘固农场的堆肥工厂

小刘固农场用尽洪荒之力培养“农业界的青年王石”

新农人李卫和川崎先生看得很透,如果不培养年轻的“农业界的王石”,中国有机农业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也是中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前提。然而要逆行在整个社会的风向中,小刘固显然用尽了洪荒之力。小刘固目前只有270亩土地、一个小型堆肥厂、一个面粉厂和一群在草里自由养殖的禽类,去年之前,农场几乎要倒闭了。李卫说,原本有300多亩土地,因为给不起地租,被农民收回去了一部分,看着黄河滩边那些被收回去之后重新使用化肥的土地,她感到无比的遗憾。

每个初来乍到的人都有一些失落,因为简陋的硬件设施无法和“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相比,但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里住着十几个高等院校毕业,甚至是有国外工作和留学背景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在关注小刘固农场的微博或在B站的视频上看到介绍之后,来到这里来工作或学习的年轻人。每天早上5点他们就与农场主李卫和川崎先生一起下地手工除草,然后种植组的人开始学习堆肥等技术,养殖组的人开始学习养鸭,晚上跟着川崎老师学习循环农业的理论,补习日语。闲暇时他们种花、养狗、养鸭子,享受着田园生活。

小刘固农场用尽洪荒之力培养“农业界的青年王石”

每天清晨,青年农人们就和李卫一起下地拔草、种菜,不用除草剂

​在离小刘固不远的地方还有其他农场,邻县甚至有投资上亿元的大型田园综合体,在那里工作和学习似乎应该更有吸引力,但是这群年轻人说他们是冲着小刘固的精神来的。

小刘固农场在濒临倒闭,没有任何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已经陆续培训了1000多名对循环农业有兴趣的人,每个人只收费500元,在这里长期学习和实践的年轻人,农场还为他们每月支付1000元的工资。在小刘固农场濒临倒闭的那一年,年近50的李卫对年近70的川崎先生说:“农场经营不下去了,您随时可以走”,川崎回答:“即使你走了,我也不会走的”。

李卫

农场主李卫,与年轻农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说:“川崎先生都可以在这样艰苦的地方生活,我怎么能住在城里”。

也许未来的“农业界的王石”们真的会在这里孕育和诞生

我们遇到了从江苏到小刘固来探究奥秘的志愿者,她说她在微博上看到介绍之后毅然来到小刘固就为了搞清楚一件事: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在这里?李卫哈哈大笑,戏称这里是“非正常人类研究所”。

小刘固农场2018年7月31日的微博上登载了川崎先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写的一篇文章《高铁为什么很快,农业怎么改良》:“高铁为什么很快?高铁没有动力车,每(节)客车有动力和制动器,开始走马上提高速度,停止的时候比较容易马上停止…… 小刘固的存在价值是培养循环有机栽培专家,以(有)两个有机栽培专家才能开始我的理想,今年,(又有)两个日本老头养殖种植专家都要加入小刘固农场。”

川崎先生不仅是循环农业的技术专家,还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农民骨干的朴实心愿。有网友认为他是“螳臂当车”,说:“推动循环农业,培养人才需要政策支持,这些都是政府的事情,你们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但是川崎先生固执地认为,我们不能都等政府,每个人都要发挥一己之力。

川崎老人因为签证的原因,每年要回日本2次,每次回去他都到处游走,为中国循环农业的振兴而广泛寻找支援。他希望为中国引进日本的IT大棚技术,希望教“农业界的年轻王石”们种草莓,这样村里的青壮年们可以不必与孩子分离外出打工,减少留守儿童。川崎先生甚至为想要进一步学习循环农业和IT大棚技术的年轻人写推荐信,举荐到相关日本公司实习。

“农业界的年轻王石”们

​看似“土土”的“农业界的青年王石们”:有的刚从日本工作归来,有的是在美国学有机农业的大二学生,有的是国际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有的是软件工程师,有的是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还有开了多个公司的藏族小伙儿……

​有机循环农业遇到政策春天,但是研发“中国芯”的路还很长……

2017,小刘固终于挺过濒危期的那一年,中国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印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 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根据通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各类种养业废弃物乱扔乱排乱放问题突出,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种养结合,推动农业生产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遏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知定下目标,中国要在2020年之前建立300个循环农业示范县,并给与相应的补贴和支持。

乘着政策的东风,川崎先生又做了一件大事。小刘固附近有河南某著名奶制品的奶牛养殖基地。基地附近,曾经奶牛粪便不做任何处理丢弃在农田,污粪横流,细菌滋生,渗透到地下。国家支持循环农业后,川崎先生与厂家协议,他指导厂家处理粪便,建立液肥厂,液肥免费给农民使用。在他的倡议下清华大学师生捐款6万元修建了液肥输送管,直接通到农民的田地,改善土壤肥力。

清华师生捐助6万元建设的的液肥管道通往农田

​小刘固是否可以申请循环农业示范点,得到政府补贴呢?李卫说,“这样的项目轮不到小刘固这种规模的农场。把精力放在实际工作上,比申请补贴更有意义。有机循环农业的价值在于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被市场认可,消费者愿意支持,这需要时间”。

在小刘固学习的年轻人们不断地来来走走,他们主要被李卫和川崎的精神所吸引,但是要成为真正的农业“中国芯”,还需要多方面的培养和充分的生活供给。正如川崎老师所说,现在小刘固是传统火车,即一个火车头拉着10多节车厢,将来的目标是成为高铁,每个新农人都是自带动力系统和刹车组件的车厢,那时候才会出现一批稳定的有机农业继承人。今年6月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的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首届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日本的甲斐谕教授作了《日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的演讲,其中讲到日本政府在培养农业骨干方面的举措:在市区找到对农业的感兴趣的年轻人,免费培训,并给于生活费长达1年,之后给予创业基金,派专家免费指导新农人们进行6次农业产业化实践等等。经过政府大力的促进,如今在日本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小刘固农场的未来会怎样?它的资金、人员、规模都远不及一般的田园综合体,大农场,但是小刘固和很多急功近利的商业体相比,体量虽小,但是它具有战略意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培养一批热爱土地和有机农业的中国新农人,从而唤起全社会对有机循环农业的重视。虽然举步维艰,发展缓慢,但是这条道路符合土地生产的规律。培养农业的“中国芯”,也许这就是小刘固农场这个简陋的存在给中国农业的启示吧。

本文转载于财经日报!

您好!

点击取消回复